English

融入国际社会的女儿

1999-07-27 来源:生活时报 夏宇继 我有话说

关悦13岁时,我带着她依依不舍地离别了北京来到东京与她爸爸团聚。一句日语也不会的她很快就感受到异文化的冲击。有一天因为迟到,班主任老师走过来毫不留情地用硬皮的点名册狠狠地敲了一下她的头。从没挨过打的关悦回家告诉我们时,委屈得直掉“金豆”。我们只问了一个问题:“就打你一个人了吗?”她回答说是和七八个迟到的同学一起受罚的,爸爸即用很轻松的口气说:“那就没话可说了。”她没料到我们反应如此不强烈,愣了一下后便小声嘟囔着:“我可再也不想让老师打我了!”事实说明她倒不是一个“记吃不记打”的孩子,从那天起,甭管睡得多晚,她每天临睡前都要上好两个闹钟,还一定要把它们放得远远的,不让自己躺着时随手就能够得着,这背后一定有过什么教训,可谓“吃一堑长一智”吧!是啊!老师当时的作法尽管“那个”了一点,可无失公平,谁让你错了呢!这不,她长了记性不再迟到以后,想挨打还挨不上了!我想,这不能算是“逆来顺受”,而应称之为“入乡随俗”吧!

一、正当还击

不过,对欺辱性的行为,关悦可从来没有低头。一个同班男生两次写英文小条儿向关悦表示好感,关悦没理他,他就恼羞成怒,时常躲在角落里,用小石子儿砍关悦,还专冲着你头部来。旁边儿的一些他的小兄弟更是跟着起哄。这下可把关悦惹急了,她绝不能丧失自己的尊严。一次。趁他砍石子儿的手还未及缩回,关悦猛地一转身,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样朝他扑去,一边儿咬着嘴唇儿,一边儿使出吃奶的劲儿,把握得紧紧的小拳头不住点儿地向他后背砸去,直到老师把她拉开。老师让她道声对不起,她倔强地说:“这叫正当还击,以后他敢欺负人,我还是不饶他!”欺软怕硬的那伙人好像没见过这阵式,从此老实多了。关悦也因此赢得了更多正派的朋友。

二、“没真本事不行”

关悦在日语不好时也闹过不少笑话。一次,由于她没听懂紧急电话联络中的一个词,就以自己的理解取而代之,通知了下一个同学。偏偏她被排在联络网的中间,结果由于她的“篡改”,致使第二天本应着统一服装参加学校活动的全班同学一半穿着长袖,一半穿着短袖来了,弄得老师哭笑不得,关悦也尴尬得盼望教室里立时裂出个缝子让自己钻了进去。于是,一段时间内,将关悦改排在联络网的最后一名了。

作为全校惟一的中国学生,关悦不甘心这种狼狈。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没真本事不行!。”她不想让人小瞧中国人,所以相当用功,晚上还去补习。另外,老师们也格外关照这个挺有个性的少女。就这样,仅在一年后,关悦就在初三国语年级统考的300多人中获得了第二名。国语老师反复核对几次后感慨地问其他同学:“除了数学、英语,难道你们连自己的母语也考不过外国同学吗?”就此,关悦以实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三、源于自尊

开进三中是关悦融入国际社会的第一个舞台。那里有她首次挨打和首次动手打人的记载;有一批很优秀的,至今仍然保持联系的好朋友;有谙熟儿童心理,鼓励关悦在受到委屈时可以用中文大声发泄而千万不要憋在心里的老校长;也有敲打过关悦,外表十分严厉的山田老师。可正是她,毕业时送给我家一大厚本自制而无价的纪念册,翻看着里面按时间顺序贴满的与关悦有关的在校期间的每一项记录,从成绩单、发言稿、与家长联系条、班日记、请假条,到山田老师在关悦上体育课,吃午餐等时偷拍的一张张照片,我们既看到了孩子在一年多的成长过程中仍透着蹒跚却很清晰的脚印,也看到了这位对国际化教育倾注了心血的好老师金子般的心。我为孩子的幸运高兴,也对山田老师充满了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关悦没有辜负这所第一次接收外国学生的公立中学的期望。初中毕业时,她成为全校毕业生中惟一受区教委会表彰的优秀生,还获《每日新闻》主办的日语讲演大赛第二名。同学们都夸奖中国人智商高,我们却以为,如果说她在国内取得一点儿成绩是得益于充满自信的话,那么,在异邦的良好开端则是源于自尊,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

四、放单飞

考入竞争倍率达二十几比一的国际高中学习了一年多以后,关悦萌发了要去美国留学的愿望。我内心矛盾得几天睡不着,但最终说服了自己:这一代孩子是属于21世纪的人,他们必须有国际感觉,而且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接受生活挑战的勇气和能力,放单飞吧!

这一飞,飞到茫茫太平洋彼岸,我可真体会到这只风筝飞得再远,线的一端也是系在母亲心尖上的。但我们随时与女儿以各种渠道保持沟通。孩子碰到一大堆难题在电话里哭诉时,我虽也在不断拭泪,却告诉她一条谚语:据说人生最强劲的力量都是对方给的,对方多强,你就有多强。关悦终于在那个文化背景完全陌生的国度挺下来了。她在寄给我们的圣诞卡中写道:“……现在我从你们身边走了出来,虽然我很留恋,但是我还是会很幸福,因为我永远不会失去父母无私和永恒的爱。不过我长大了,我不能总让你们保护我,我要学会保护自己,我要变得勇敢、坚强。她真的长大了!现在,关悦已很自立,很能干。听说有一次搬家是她自己开的卡车,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这可是在我们的“卵翼”下不可想像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